為探索現代化科技館發展新路徑,推動全省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全省科技館聯合行動行業交流研討活動于6月26日至27日在福州科技館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探索現代化科技館的可持續運營模式”為主題,由福建省科技館主辦,福州科技館與福州市建總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福建省科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林學理以及來自全省各級科協、科技館負責人、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近百人齊聚榕城,共同擘畫全省科技館事業新發展。
運營模式百花齊放:從“一體化”到“市場化”的路徑探索
活動首日,與會代表首先深入體驗了福州科技館的七大主題展廳及特種影院,直觀感受了現代化科技館在展陳設計與教育功能開發上的創新實踐。
在隨后的運營模式研討會上,一場關于科技館生存與發展的“頭腦風暴”精彩上演。福州科技館率先分享了其“投建營”一體化的創新模式,系統闡述了該模式在整合社會資源、提升運營效能方面的顯著優勢。省內各地市科技館也帶來了各自的探索與思考:
廈門科技館分享了其市場化運營的成功經驗,展示了如何通過品牌塑造與商業開發,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莆田市科技館深入探討了在純公益運營模式下,如何創新服務以保障科普質量。
泉州市科技館剖析了PPP模式在科技館建設運營中的具體實踐路徑與挑戰。
漳州市科技館則展示了將本土特色文化與科技展陳有機融合的創新案例。
作為縣域代表的閩清縣科技館,分享了小體量科技館如何走出特色化、精細化的發展之路。
科普展教雙輪驅動:從“知識灌輸”到“文化體驗”的轉型升級
27日的創新科普展教工作研討會,則將焦點對準了科普的“內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
與會代表首先沉浸式體驗了“身臨極境-南極啟航”LBE大空間VR臨展。尖端的虛擬現實技術將遙遠的南極大陸帶到觀眾眼前,實現了從“看科普”到“玩科學”的跨越。
在專家講座環節,前沿理念與成功案例交相輝映: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的專家陳意斌系統闡述了VR/AR、12K超高清影像、裸眼3D等前沿技術如何為科技館展教升級賦能。從《何以文明》的宏大敘事,到“邂逅三星堆”的微觀洞察,再到《星躍起航》的宇宙漫游,一系列案例生動展示了數字化手段如何打破時空限制,將深奧知識轉化為可感、可知、可參與的沉浸式文化體驗。
上海科技館科學傳播中心主任宋嫻在題為《什么是好的科創教育》的講座中,描繪了科創教育的全新圖景。她以“三館合一”的教育矩陣為例,展示了上海科技館如何通過“教育+研究+創新”的模式,構建覆蓋全年齡段的科學教育生態,強調好的科創教育不僅要培養創新能力,更要塑造科學精神。
福州科技館運營公司則分享了其精心打造的“研學課程矩陣”與“科普秀+互動劇”等品牌項目,展示了如何通過情境創設與實踐探究,點燃青少年的科學熱情。
凝聚共識共謀發展:構建全省聯動科普新格局
本次活動通過主題研討、案例分享和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系統總結了福建省在現代化科技館運營方面的寶貴經驗,并借助線上直播,將福建的探索與全國同行共享。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科技館必須堅持創新驅動、融合發展、開放共享,共同構建高質量的科普服務體系。此次研討活動是福建省貫徹落實《現代科技館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重要舉措,它不僅強化了省內科技館的聯動協作,更為全省科普事業的融合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下一步,各參與單位將以此次研討成果為新起點,攜手開創福建科普事業新局面,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作出新貢獻。